如果需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2006年中国经济所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,那将非“并购”莫属。2006年中国经济领域的各类故事很多,但是最具影响力的无疑当属并购这一主题。透过并购这个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,中国经济环境中宏观和微观领域正在发生的诸多变化,将会变得异常清晰明了起来。
外资政策因“并购”改变
继2005年沸沸扬扬的“银行贱卖论”之后,2006年3月,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李德水在两会上提出“外资并购斩首论”。同样是在两会上,全国工商联提出《关于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的建议》的提案。一时舆论云集,纷纷引为两会焦点问题。李德水在其间的两次发言中振聋发聩地指出: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已经从合资、合作到独资建厂,再到大举并购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企业……跨国公司在中国收购要求“必须控股、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、未来预期年收益必须高于15%”。
挟两会舆论密集讨论之余势,6月,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在博客上指责“徐工贱卖,影响国家经济安全”的观点立时取得不少共鸣,并引发了全国性的针对“凯雷收购徐工案”大讨论。跨国并购、国家经济安全与博客、商业竞争等话题第一次如此密切地交织在一起。
...
继续阅读《2006:并购改变中国》
外资政策因“并购”改变
继2005年沸沸扬扬的“银行贱卖论”之后,2006年3月,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李德水在两会上提出“外资并购斩首论”。同样是在两会上,全国工商联提出《关于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的建议》的提案。一时舆论云集,纷纷引为两会焦点问题。李德水在其间的两次发言中振聋发聩地指出: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已经从合资、合作到独资建厂,再到大举并购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企业……跨国公司在中国收购要求“必须控股、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、未来预期年收益必须高于15%”。
挟两会舆论密集讨论之余势,6月,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在博客上指责“徐工贱卖,影响国家经济安全”的观点立时取得不少共鸣,并引发了全国性的针对“凯雷收购徐工案”大讨论。跨国并购、国家经济安全与博客、商业竞争等话题第一次如此密切地交织在一起。
...
继续阅读《2006:并购改变中国》